【荐】《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15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1国产第一部IMAX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7月26日就要公映了。这部电影是继《大圣归来》之后,又一部可以引爆舆论的国产动画电影。
哪咋之魔童降世的制作班底就是大圣归来的制作班底,这部电影,是由业内1600多人花费了三年多时光献给大家的一部视觉盛宴。饺子表示这部动画电影的每一针每一幕都是他们精雕细琢的,力求做到。希望把这部电影做到的一种状态献给大家。剧本从定初稿到最后定稿,经过了66版的改编。
作为第一步国产IMAX动画电影这部电影呈现给大家的一种视觉感官,是有着一种非常大的进步。因为这种制作不但耗时耗力,更体会花费巨资制作资金。但是为了奉献给大家的观影效果。团队用了的技术手段。以及把自己做到力所能及的极致。就是为了奉献给大家一部不一样的魔童降世。
这部电影的配音也是和以往中国动画电影的制作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以往的中国动画电影制作是先配音后制作,而这部动画电影是先制作后配音。是所有演员通力合作献给大家的礼物。每位人物的配音以及每个人物的性格都显得特别的贴合实际,这样的配音就把人物的性格给塑造了。所以我们看起来也会非常的舒服,感觉不僵硬。特别感谢这群配音演员,是他们才让制作优良的动画电影有了灵魂上的一种升华。
而且这部电影的点映场也是异常火爆。并且大家在观看了这部动画电影之后,对于他的评价都是非常的高。认为他是继《大圣归来》之后又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大圣归来》让我们看到了国漫的一种态度,一种崛起力量。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作为第一步IMAX3d动画大电影,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让我们大家对于国漫有了一个更大的期待和更好的印象。国漫也逐渐的走向了一种正常化。
其实这部电影带给大家的除了一正一反、一善一恶这种角色的鲜明对比之外还带给了大家非常多的一些感性的内容。比如李婧夫妇对于哪吒的一种关爱。李靖就像极了现实中的父亲一样沉默寡言,但是那种爱却是在骨子里的,那种爱是默默付出的一种父爱。而殷夫人的一种爱,更像是现在所有母亲对于孩子一种无微不至的关怀,这种母亲式的爱更注重于陪伴。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2今天我爸爸让我们去看电影,说叫《哪吒》。我问:“是《哪吒魔童降世》吗?”我爸爸说:“是,评分很高的。”我们就去看了。
我们到那之后,电影已经快开始了,我在电影院磨蹭一会儿,等进去电影已经开始近5分钟啦!我们就赶快领着眼镜进去了。到演播室时电影正在演,非常非常的好看。
哪吒本来是一个魔丸转世,非常非常的坏。整天闯祸惹事。但自从他的父母骗他是灵珠转世。他已经开始变好了,可是脾气暴躁一点,不仅不能斩妖除魔,还动不动就伤到人。于是太乙真人把他收到了他的法宝一幅画里,让他磨练心性。只有用一支笔才可以出去,而且那一支笔可以改画里任何的东西,可是他趁父亲不注意偷了笔跑出去。笔丢在了外面,还好那时候他的母亲在外面。他妈妈拿起笔,把太乙真人和他的父亲李靖放了出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哪吒还是被别人当成妖怪。有一次他为了打海夜叉,把村庄烧的一片不剩。还被误会要抓小女孩,被村里人围攻。陈塘关的人更讨厌他了。
后来反派申公豹告诉啦真正的绅士和他的故事。他念个咒语,把他这样的乾坤圈给拖了下来,恢复了魔性,也没有了意识。最后是太乙真人用乾坤圈收了他。这时候敖丙因为救哪吒被发现了身份,为了保护龙族决定将陈塘关活埋。哪吒清醒后为了保护自己的父母和百姓和敖丙大战。可是他的法力被乾坤圈锁住了大半,打不过敖丙。可是他如果解了乾坤圈就会被魔化。于是他没有解完,只是收了一部分和敖丙大战,他打败了敖丙却放了他,因为他说他只有敖丙一个朋友。这时候天雷来了,抓走了哪吒。就在哪吒快死的时候,敖丙解开了铠甲来帮他扛住了天雷。但是他俩的力量还是太弱,最后还是太乙真人,用九品莲花收住了他俩的魂魄,他俩才得以得救保住魂魄。
故事中我最印象最深最感动的是太乙真人把他的坐骑——一头猪,送给了哪吒,然后他在哪吒的手里就变成了风火轮。在哪吒被敖丙救下,刚恢复意识的时候,他就跑了,他把大树打倒后。风火轮飞走了,重新变成了一只猪,显现出了他爸爸和太乙真人去求解天行咒的方法时的画面。原来他爸爸为了他,愿意把自己的生命和他的生命互换,被天雷劈死。
这真是一部让我感动的电影!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3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若命运不公,便和它奋战到底。
——题记
若你生来便与他人不同,被排挤,被冷眼相对。你是选择自暴自弃,还是会用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便选择了后者。
这部动漫中的哪吒形象与我们熟识的传说有所不同,他不是灵珠转世,也不是闹海替民除害的大英雄,他只是一个调皮,爱闹腾的孩子。魔丸的身份令他成为百姓眼中的怪物,而他也索性应看成见,做了个“怪物”。就是这样的他,在听到父亲李靖骗他说“你是灵珠转世,肩负着使命”时却是那么的开心。为了这句话,他在山河社稷图中潜心修炼,只为了替百姓斩妖除魔,做百姓眼中的大英雄。
剧中的另一个男主敖丙的形象也塑造的十分丰满。他不是传说中凶神恶煞的虾头小龙,而是替全龙族着想,却不愿伤及百姓的龙王三太子。龙族被关押在海底炼狱上百年,他是令龙族重见天日的唯一的希望,他肩负着全龙族的命运,这注定了他不能为自己而活。他是灵珠转世,和哪吒是生来就注定的对手,但缘分天注定,他们却成了最好的朋友,也是相互间唯一的朋友。
剧中的主要人物申公豹说过:“人心中的城建就像一座大山,那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是啊!大山并不是那么容易搬动的,申公豹在天庭勤勤恳恳,却因为是豹子成精而不受重视;敖丙救下了陈塘关百姓,百姓却因为他是龙族而对他恶言相对。但是,大山也不是不可能搬动的。哪吒从最开始的人人排斥,到后来的百姓敬仰,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努力?我们不妨做一次愚公,一点一点搬动太行和王屋。若你付出的种种努力却依旧无法改变,那就不妨放下他,做最快乐的自己,别人的看法都是过眼浮云,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的才算。
天下没有什么事是绝对公平的。从灵珠变成魔丸,从人人相避变成万众敬仰。上天对哪吒极其不公,可他却依旧开朗,依旧活泼。做人在世,只求活得尽兴。人生就那么短短几十年,与其活得浑浑噩噩,不如在世上痛痛快快得闹一场,风风火火地走一次。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4“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哪吒因为一个意外而成了魔丸转世,注定成魔的他却一 ……此处隐藏7228个字……画,我妈很生气,她在背后喊:“如果你今天出这个门,就不要回来了。”结果,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出了门……那个雨中开门的场景永远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哪吒传奇》也是……这可能就解释了我会去电影院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原因。
看完电影的整体感受——酣畅淋漓+些微遗憾。
首先,电影很有意思:台词有意思,太乙的方言在最开始就提高了观影的好感度;人物有意思,哪吒妈妈是一个类似于花木兰的设定,这在中国动画以往的母亲设定中是非常罕见的……其次,电影制作水平很高,《哪吒》中的打斗场景非常多,还有一个江山社稷图的设计,动态的部分真的超越以往,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到现在这个水平,真的非常优秀,可与国际动画水平一争。
除了优秀的人物、台词、动画设计,《哪吒》还有一个不得不夸的点——主题明确。即使是在传统故事中讲故事,《哪吒》还是做到了主题的独立性,且电影的整个情节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在走,在渲染。我看到很多评论说,《哪吒》的故事性只值三、四分,这一点我无法认同——《哪吒》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主题明确、人物设计丰满、语言幽默又有一定感悟、情节相对以往动画丰富很多……我不知道,如果这样的故事还不是好故事,那什么样的故事是?或者,大家在用剧情片的要求来要求动画?那太不合理了,那是还没有真正意识到电影不同片型存在的意义。
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我多次笑着流泪、哭着流泪,带到影院的卫生纸用完后,还把口罩完全打湿,这样的观影感受很久没有了。
最后说一下些微遗憾吧。
1、对我来说,哪吒的故事分两个部分:自杀前和自杀后。而哪吒的自杀是整个故事的高潮。可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完全打破了这个故事构架,它似乎只是用哪吒的形象在讲另一个故事。所以,这个电影,对我而言,没有高潮部分。观影中,我会哭、会笑,却不会有紧张、压迫、期待的感觉。所以,这个故事是不完整,对我而言。
2、在哪吒的故事中,李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但在这部电影中,扁平化、不出彩。
3、因为是周末观影,影院里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看电影。但在电影中途,很多孩子闹着要离开放映厅,因为害怕。所以,这个电影可能并不适合7、8岁以下的孩子观看,希望有提前告知。
最后的最后,我的哪吒,还是那个含泪自刎的英雄。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14昨天去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影前,并没有想到会有多么深刻的影响,觉得应该跟平常看的电影差不多,只知道评分挺高,评论不错。
看的时候吧,真的是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又想笑,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情感,不理解人物的言行举止,不知道能做些什么,就是觉得小哪吒好委屈。
可在我心里,这么可怜的小哪吒,着实也害了不少人啊……生而为魔,那又如何,他不也渴望被世人接纳,也曾豁出性命去斩妖除魔,救孩子吗?
这么说来,真是可笑啊!一个本应该被捧在手心里的孩子,除了父母,连个能一起玩的朋友都没有,父母却还有忙不完的事。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个好朋友,竟然能高兴得哭起来……他有意去干过坏事吗?他做的所有事难道不是被其他人逼迫而为的吗?呵,想要斩妖除魔,却被当做妖怪;想要踢毽子,却连愿意接近他的朋友都没有;想跟小朋友玩,却还被人用臭鸡蛋砸......
敢问,哪吒干出的所有坏事,难道和这些经历一点关系都没有?一个整日生活在黑暗里的小孩子,怎么可能还会以诚相报?
人们用各种手段伤害他时,称之为正义,他忍不住还手时,却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妖怪。那屋顶上孤独的背影,无时无刻都在讲述着他心中的悲伤、渴望和无助……没错,这就是他的命。
唉,恐怕如此不认命,能一边受屈辱,一边唱着打油诗的非他无谁了吧!也对,还能怎样,洗不清污垢,得不到清白,想当救世主,终逃不过命运啊......
但是,当敖丙说这就是他的命的时候,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说他爹告诉他:“别在意别人的看法,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无论命运如何,我们dou要为自己的行为和人生负责任。
最后,天雷还是如约而至了,他所抛下的那句:“我自己的命自己扛,不连累别人。”,那么让人心酸,眼睛里若隐若现的泪水终究没有落下,因为那在他看来太丢人,他一直是那么的好面子又不要脸,可又能拿他怎么办呢?
敖丙的出现,其实我本来还挺高兴的,毕竟哪吒终于有个朋友了,有个同病相怜的朋友,以至于后面他们两个对战时,我不敢也不想继续看下去,因为不论输赢,在我心中他们都不应该会是好朋友了,毕竟灵珠和魔珠本不应该相识嘛!结果,又出乎了我的意料,哪吒终究不忍心除掉这个他唯一的好友啊;而敖丙,也终究不会让朋友一个人受死......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15和儿子一起观看完今年暑假最火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感触最深的是哪吒的不认命精神。
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我的命我自己扛”。从灵珠转世到天降魔星,被世人定义为“妖怪”的哪吒,面对众人的有色眼镜,哪吒开始独立思考生命意义和自我革命,用自己“生而为魔,那又如何”的态度,凭着一腔热血逆天改命,与命运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最终成为保护群众受百姓爱戴的大英雄。
哪吒的不认命精神告诉我们:你的出身,你的命运,你的一切,最终都得看你自己的选择和努力,而不是上天安排的!丑陋的种子,在精心的培养下,也能开出美丽动人的花,花香四溢。
在哪吒身上,蕴藏着每一个不屈服于命运的年轻人的身影。曾经,我们都是那个不认命的哪吒,心中都有远大的理想并立志为之奋斗。但是不认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去奋斗。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多少人能够和哪吒一样打破成见、倔强生长、自我革命,与天斗、与地斗、与命运进行斗争到底。现实社会中,不少年轻人空有远大的理想,却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吃不了苦头,受不了挫折,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和痛苦热情立减,没有持之以恒奋斗,更不要说流汗流血,与命运抗争到底,所以最终无法革新自己、成就自己。归根到底,是养尊处优,习惯享受的思想占据了年轻的一代的大脑。而这个思想的根源又在于中国式的父母宠爱和溺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点,很值得我们为人父母者的深思。
我在网上看一下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家长对孩子摔倒的不同做法:中国父母:立即上前抱起儿子进行安慰,甚至还拍着摔倒儿子的那块地说“你坏,摔倒我宝贝”。俨然,孩子摔倒,一切过错都在那块地。美国父母:“宝贝,妈妈相信你,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勇敢的”。在妈妈的鼓励中,孩子慢慢的爬了起来。在他爬起来的那一刻,他脸上挂上了胜利的笑容。日本妈妈:走过去扶起了他,但是却没有安慰他,也没有责备那片地,而是要求孩子重新再走一遍这个地方。第二次,孩子没有摔倒,他胜利的到达了目的地。
这虽不是完全准确的概括,但折射出我们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缺陷。我们在鼓励孩子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更加应注重挫折教育,教育孩子刻苦耐劳,顽强拼搏,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不忘初心,奋斗到底。这样,才可能成为顶天立地的哪吒。
文档为doc格式